呂樂祖墓位於九龍飛鵝山百花林,父母山是飛鵝山的主峰,海拔602米是九龍最高的主峰。父母山為廉貞火星主體,墓穴位置是由主脈抽出,從山脊一直跌斷,經過幾重頓跌後,廉貞火氣能有效的化氣,結穴位置比孫母墓還低很多。整個格局周邊山勢連綿,白虎砂與青龍砂剛好龍虎雙配,藏風聚氣。
從穴場居高臨下觀看,明堂寬大,前方山水朝案遠逾六、七里之外遙作呼應。從砂、水、堂局、朝案結合穴位高低位置,左右砂有情相抱,水口有蛇龜相守,又有案山,相對之下是近砂近水,局近之穴。
風水學認為,凡砂近、水近、局近之穴,為快發之地。經云:「伸手摸得案,富貴眼前看」,說的是案山近,觸手可及,見效就快。
墓穴的缺點是未能將穴土推高,以致犯浸水在坑溝之患。據云呂氏祖墓原為小坑,呂氏買下該地已將地勢塾高,可惜仍未足夠而已。故此,呂氏祖墓在葬下不久,遇上廉政風潮而要挾款逃離本港,這便是犯水浸坑溝之後患。
呂樂祖墓是用潮州式設計,葬的是父親呂君博(十九世祖)及母親顏譚妹,及祖父呂義構(十八世祖)及兩位祖母張氏及林氏
墓碑坐向為(申山寅向)
下葬元運為60年代,屬六運,(申山寅向)在六運是旺山旺向,前案有水且伸手可摸得著,為快發之格局。
墓碑坐向:申山寅向
以下資料轉載自維基百科:
呂樂(1920年-2010年5月13日),前香港總華探長,祖籍廣東海豐,人稱樂哥(lak哥,用海豐話、潮語發 音)、阿叔(鶴佬話,音近粵語阿直a zik),1960年代和韓森、藍剛及顏雄並稱香港「四大探長」,隨著三人先後離世,目前仍在生的只剩下近年定居泰國的顏雄,四人均先後被廉政公署通緝。2010年5月13日,患末期胃癌的呂樂,在溫哥華病逝,終年90歲。
有「五億探長」之稱的呂樂由擦鞋工人、派報工人到成為普通軍裝警員,再獲擢升為統領刑警的總華探長,其一生為一個傳奇故事。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,呂樂縱橫黑白兩道,隻手遮天,風光一時,後因貪污斂財達5億港元被廉政公署通緝30多年。
呂樂生平
呂樂幼時於廣東汕尾市海豐縣附城鎮鄉間靠艇餬口,來到香港後於長洲長大。當差前曾經以擦鞋、派報及拉人力車等工作為生。
1940年11月9日,呂樂加入了警察隊。初時為軍裝巡邏小隊的警員,不久後轉任為探員。於雜差房駐守時,獲得資深探長陳立的賞識和提攜,於1951年由探員升任為探目,同時調任於深水埗警署,於1956年升任為高級探目。擔任期間,最為人稱道的是於1955年大破鑽石山14K群英大會。當時有百餘名14K黑社會份子在鑽石山一所學校內大排筵席,呂樂不動聲色,帶隊一網打盡。自此呂樂以掃蕩黑社會而聞名,亦成為他晉升的功績及基石。
1956年,香港發生由右派黑社會所發動的雙十暴動。由於呂樂對14K及新義安等黑社會的組織及人士十分熟識,故此其技大派用場,受到高層關注及重用。由於呂樂表現出色,同年獲晉升至新界區探長,駐守荃灣警署。3此後,荃灣警署的雜差房被用作為新界區的刑事偵緝處辦事處。
1958年,調至油麻地警署接任退休的劉福。1962年,警察隊重設總探長一職,從10個環頭的10名探長中,選出兩位人選。亦有傳聞指出總探長的重置,實際上是為了呂樂和藍剛而專門設的。同年4月1日,呂樂與深水埗警署探長藍剛一同獲晉升為總探長,前者駐守於香港區,後者駐守於九龍區兼及新界區,同時獲英女皇頒予殖民地警察獎章。
1967年,警察隊將呂樂與藍剛對調了出任的區域,為免他們長時間管理同一處地區,發展成為盤根錯節的關係,藉以壓制猖獗的貪污活動。翌年,呂樂提前退休。於1973年偕同妻子與8名子女移居加拿大。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後,隨即成為了追緝的最大目標。
香港: (852)5997 4837
國內電話: 14715691657
郵箱: fcskam88@yahoo.com.hk
地址: 香港九龍福華街17-25號福昇大厦10B室
扫描上面的QR Code
加我WeChat
扫描上面的QR Code
加我facebook
版權所有:甘子弘風水事務顧問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》粤ICP號:11066155號 云合技术支持